6月29日,人工智能系“三下乡”实践团队循着红色足迹,先后走进百团大战纪念地与1947文化园,在历史回响中感悟初心使命,让青春在革命精神的滋养中汲取奋进力量。

晨曦微露,团队抵达百团大战纪念碑前。这座矗立在狮脑山巅的纪念碑,以三把刺刀造型直刺苍穹,象征着八路军将士在1940年那场震惊中外的破袭战中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。队员们拾级而上,仰望碑身镌刻的 “百团大战纪念碑” 七个鎏金大字,耳畔仿佛回荡着当年枪炮轰鸣与冲锋号角。在纪念碑基座前,全体成员列队肃立,举起右拳庄严宣誓, 誓言声在山间回荡,与纪念碑的巍峨身影交相辉映,定格下青年学子与革命历史的精神共鸣。

午后,团队来到1947文化园,在这座以阳泉解放历史为脉络的园区中,触摸城市新生的脉搏。作为1947年我国第一个建制市,阳泉的解放史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重要篇章,文化园以“重生”为主题,通过雕塑、老照片、场景复原等形式,重现了当年解放战役的激战、城市接管的艰辛与民众欢庆的热烈。园内,“解放之门”雕塑群栩栩如生,战士们冲锋的姿态与群众箪食壶浆的场景交织,还原了军民同心的鱼水情;“1947 年5月2日” 的石刻日历前,队员们驻足凝视,那是阳泉宣告解放、开启新纪元的日子;老邮电局、新华书店等复原场景里,斑驳的门牌与老式电话,仿佛将时光拉回那个百废待兴却充满希望的年代。

随后,队员们在文化园入口处合影,身后“1947”字样与飘扬的旗帜相映,青春的脸庞上写满坚定。大家纷纷表示,今天的红色实践让自己读懂了“初心”的重量——无论是战火中的牺牲奉献,还是建设中的拼搏实干,都将激励着青年一代以科技为笔,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答案。